北平以北
458
10.0
HD国语
北平以北
10.0
更新时间:06月15日
主演:未知
简介:

  1949年以前,北京的地名是北平。“北平”这个地名随着新中国的诞生而成为历史,但位于北平以北的“平北”这个名词,却承载着浴血抗战英烈的壮举而历久弥新。
  八十多年前,内忧外患的中国狼烟四起,北平已放不下一张书桌。
  具有民族担当的中国共产党人组织北平学生抗日救亡。参加学运的骨干后来成为八路军知识分子团的骨干力量,为开辟平北抗日根据地血染长城内外。
  平北抗日根据地处于华北抗战最前沿, 对平西抗日根据地起了“挡箭牌”的作用;并成为冀东抗日根据地的交通站及战略依托点,牵制、抗击了大量华北日伪军,对晋察冀乃至华北抗战的胜利都具有重要影响。
  该片讲述1938年至1945年间,八路军3次挺进平北,以及八路军中唯一的知识分子团----晋察冀挺进军第十团,以极大的牺牲与艰苦抗争开辟平北抗日根据地的故事。影片以主人公白乙化为代表的一二九学运骨干和以段苏权为代表工农红军,在民族危亡的时刻挺身而出,胸怀民族大义和家国担当,高举青春战旗,深入敌人的心脏虎口拔牙,依据党的建设、武装斗争、统一战线三大法宝,在平北建立基层人民政权、建立抗敌军分区司令部,带领平北人民英勇抗战。

890
2017
北平以北
主演:
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
443
8.0
已完结
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
8.0
更新时间:06月15日
主演:李立宏
简介:

  《舌尖上的中国》为中央电视台重点项目,共七集。主题围绕中国人对美食和生活的美好追求,用具体人物故事串联起中国各地美食生态。
  第一集:自然的馈赠
  作为一个美食家,食物的美妙味感固然值得玩味,但是食物是从哪里来的?毫无疑问,我们从大自然中获得所有的食物,在我们走 进厨房,走向 餐桌之前,先让我们回归自然,看看她给我们的最初的馈赠。
  本集将选取生活在中国境内截然不同的地理环境(如海洋、草原、山林,盆地、湖泊)中的具有代表性的个人、家庭和群落为故事主角,以及由于自然环境的巨大差异(如干旱,潮湿,酷热,严寒)所带来的截然不同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为故事背景,展现大自然是以怎样不同的方式赋予中国人食物,我们又是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从而了解在世代相传的传统生活方式中,通过各种不同的途径获取食物的故事。
  第二集:主食的故事
  主食是餐桌上的主要食物,是人们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从远古时代赖以充饥的自然谷物到如今人们餐桌上丰盛的、让人垂涎欲滴的美食,一个异彩纷呈、变化多端的主食世界呈现在你面前。本集着重描绘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风貌的有关主食的故事,展现人们对主食的样貌、口感的追求,处理和加工主食的智慧,以及中国人对主食的深厚情感。
  第三集:转化的灵感
  腐乳、豆豉、黄酒、泡菜,都有一个共同点,它们都具有一种芳香浓郁的特殊风味。这种味道是人与微生物携手贡献的成果。而这种手法被称作“发酵”。中国人的老祖宗,用一些坛坛罐罐,加上敏锐的直觉,打造了一个食物的新境界。要达到让食物转化成美食的境界,这其中要逾越障碍,要营造条件,要把握机缘,要经历挫败,从而由“吃”激发出最大的智慧。
  第四集:时间的味道
  腌制食品,风干晾晒的干货,以及酱泡、冷冻等是中国历史最为久远的食物保存方式。时至今日,中国人依然对此类食品喜爱有加。
  本集涉及的美食主要有腊肉,火腿,烧腊,咸鱼(腌鱼),腌菜,泡菜,渍菜,以及盐渍,糖渍,油浸,晾晒,风干,冷冻等不同食物保存方法,展现以此为基础和原材料的各种中国美食。
  贮藏食物从早先的保存食物方便携带发展到人们对食物滋味的不断追求,保鲜的技术中蕴涵了中国人的智慧,呈现着中国人的生活,同时“腌制发酵保鲜”也蕴含有中国人的情感与文化意象,如对故乡的思念,内心长时间蕴含的某种情感等等。
  第五集:厨房的秘密
  与西方“菜生而鲜,食分而餐”的饮食传统文化相比,中国的菜肴更讲究色、香、味、形、器。而在这一系列意境的追逐中,中国的厨师个个都像魔术大师,都能把“水火交攻”的把戏玩到如火纯青的地步,这是8000年来的修炼。我们也在这漫长的过程中经历了煮、蒸、炒三次重要的飞跃,他们共同的本质无非是水火关系的调控,而至今世界上懂得蒸菜和炒菜的民族也仅此一家。本集将主要透过与具有精湛美食技艺的人有关的故事,一展中国人在厨房中的绝技。
  第六集:五味的调和
  中国饮食素有“味”是灵魂之说。不同的原材料,不同的调味品,不同的调制手法,不同的调味大师,引领食物到达更加美味的境界。咸鲜,甜咸,酸甜,酸辣,麻辣,香辣,苦香,鲜香……每一种美食,经过中国人的精心烹饪制作,呈现了不同的味型与气质。本集要探究中国人烹制各种口味所需不同调味料,展示丰富的调味料的制作工艺,解密中国人高超的调味技术。10个故事,涉及川、鲁、粤、淮扬四大基础菜系和新疆、云南等有代表性的地域美食,通过展现丰富多彩的烹饪文化,讲述当下中国人的真实生活,表达他们的真实情感。
  第七集:我们的田野
  作为最后一集,本集将带领观众完成一个回归——从餐桌回归大地。以餐桌上的美食为出发点,继而将视线投向生产出各种美食原材的广袤田野,探究美食的来源,它们是如何被人类以各种方式培育出来,并突出体现生态环保的农业生产方式,正是这样的方式才能为美食提供至关重要的品质保证——优良和清洁。
  这一集在呈现中国美食多样性、地域差异性和农业多样性的样貌同时,讲述了中国人为了食物顺应自然、改造自然的故事。

4864
2012
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
主演:李立宏
光阴的故事—中柬情谊
417
1.0
2集全
光阴的故事—中柬情谊
1.0
更新时间:06月15日
主演:内详
简介:

系列纪录片《光阴的故事》分为《闪亮的日子》、《友谊长存》两集,每集52分钟。全片以“六七”学校为切入点,再现半个世纪前老挝青少年在中国学习的历史情景,着眼于当下两国在农业、教育、商贸、资源、交通、通讯、社会生活等方面的诸多精彩故事,力图向观众全面展现中国与老挝从政府到民间的真挚情感和传统友谊,表达两国在未来道路上相互支持、共同发展的美好愿景。1967年,中国在南宁无偿援助“六七”学校,它为老挝培养了无数致力于老挝各行各业发展的人才,为中老互通有无搭建了广阔的平台。2016年正值中老建交55周年,《光阴的故事》开篇以“六七”学校曾经的亲历者为主视角,娓娓道来“六七”学校与他们的温情故事,以夹议夹叙的手法回顾“六七”学校的光辉历史进而重温中老唇齿相依、亲如一家人的脉脉深情。中国——老挝人民的第二个家“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中国人民给予老挝革命事业的援助。”纪录片《光阴的故事》中老挝副总理兼教育体育部部长潘坎·维帕万在接受记者专访时曾深情地说道。同属于社会主义国家的老挝与中国是政治上的伙伴,更是兄弟,坦诚相待与相互扶持贯穿中老关系。《光阴的故事》纪录片主人公之一,老挝现任劳动与社会保障部的部长——卡彭.赛宋篇也曾经是“六七”学校的一员。在“六七”学校学习并顺利毕业的他回国后将在“六七”学校学到的知识学以致用,对老挝劳工进行岗前培训,培养职业道德与职业技能。在他的努力下,现在老挝的劳工已经有了改善。纪录片《中老人民情谊深》摄制组在老挝采访跨国爱情成国际佳话纪录片《光阴的故事》还通过老、中、青三代人的生活视角,在搭建两国友谊桥梁上,在文化、体育、商贸等不同方面交流的人物和故事,展现两国人民共同进步,共同发展,友爱互助的历程和辉煌前景。直至如今,广西各大学还会在老挝传统新年之际,联合中老学生一同举行泼水节,泼水嬉戏,共同欢度老挝传统新年。在中老近50年的交往之中,其中一段跨国婚姻是两国津津乐道的佳话。中国女婿姚宾在老挝收获了事业与一生的挚爱,并积极资助老挝基础设施建设,努力为老挝发展做出贡献,被老挝国家主席朱马里称为“最信任的中国女婿”。中老两国签署铁路合作协议习近平主席指出周边外交的基本方针就是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坚持睦邻、安邻、富邻,突出体现亲、诚、惠、容的理念。五洲传播中心、广西电视台与老挝国家电视台联合策划、制作体现中国与老挝国家友谊的系列纪录片《光阴的故事》就是将这样的外交理念进行了很好的阐释。它不仅仅体现了中老之间的友好,更折射出中国与东盟国家以及“一带一路”国家的深厚感情。

220
2016
光阴的故事—中柬情谊
主演:内详
他还年轻
395
10.0
HD国语
他还年轻
10.0
更新时间:06月15日
主演:吴晟
简介:

  台灣本土文學詩人吳晟,有「國民詩人」之稱,以吳晟為傳記主角的「他們在島嶼寫作」文學紀錄片《他還年輕》,正式發布海報、預告,將於9月2日在全台上映,片中貼身記錄吳晟投入廣袤土地的情懷。
  吳晟創作貼近生活、靠近土地自然,透過書寫台灣人、敘述台灣事、描繪台灣景的創作意念,充分表達台灣在地的原鄉情懷。其詩作〈負荷〉原創作於 1977 年, 3 年後被選為國立編譯館版本之課文教材,從此「甜蜜的負荷」變成親情的代名詞,40 餘年來,持續感動每一代的台灣人。在紀錄片《他還年輕》中,傳主吳晟感性地說:「讀詩還有感動,就表示生命還有熱情。」
  紀錄片《他還年輕》自 2017 年起,以超過3年時間長期駐點的拍攝策略,跟著吳晟穿梭彰化鄉間、踏查濁水溪生態,亦飛住美國愛荷華回憶參加寫作班心情,至溫哥華拜訪亦師亦友的作家瘂弦,動人呈現吳晟與家庭、友人間的情感流動與影像語言。本片拍攝期間恰逢〈負荷〉的主人翁、也就是詩人的女兒吳音寧身陷北農事件風暴,這期間詩人無法寫詩,只能在面對生命最大挫折與衝擊中,勉強於谷底執筆記錄事件始末,寫成《北農風雲》一書。本片記錄了詩人這兩年多的心情轉折,從憤怒、焦灼、掙扎,到重生與昇華,遂見證了詩是濁世最終的救贖。
  詩人吳晟紀錄片《他還年輕》片名的故事,來自於這位「國民詩人」在邁入21世紀階段,從2001至2014年的詩作選集名稱。吳晟謙稱,由寫作累積成著作的進度實在不容易,近年來他仍持續發表作品,今年也有新書持續推出,紀錄片《他還年輕》見證了「詩人不老,鬥志不滅」的年輕精神。
  導演林靖傑11年前即因拍攝以作家王文興為主的「他們在島嶼寫作」文學紀錄片《尋找背海的人》獲得關注,不但獲得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國際長片競賽優等獎」,也入圍金馬獎最佳紀錄片,並獲得最佳剪輯獎。林靖傑這次再度應邀擔任「他們在島嶼寫作」系列最新電影《他還年輕》導演,緊跟著吳晟的身影腳步,不但記錄了他對台灣土地的關懷,也透過攝影機,讓大家看見詩人在動筆的感性,以及筆下「最甜蜜的負荷」之由來。

20
2022
他还年轻
主演:吴晟
首页
电影
连续剧
综艺
动漫